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梁杰副校长带队参加第一届通识教育国际研讨会

2017年07月18日 15:08  点击:[]

为推进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共享国内外通识教育实践的丰富成果,共同探讨中国通识教育发展的新内涵、新路径和新模式,共同探讨通识教育本土化的发展路径,复旦大学与超星集团于2017年7月14日在上海举办"我们的通识教育"第一届通识教育国际研讨会,梁杰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大外部、理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会。

会议由超星集团王毅副总经理主持,复旦大学桂永浩常务副校长和超星集团董事长史超致辞。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就通识教育相关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目前国内着力通识教育的高校有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清华大学谢维和副校长说,中国的通识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中国人!美国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约翰·杜威说,如果我们按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就等于掠夺了他们的明天。香港中文大学有8个学院9个书院,在香港中文大学,每个学生都身处学院和书院的两个坐标系中,书院生活无疑是每个本科毕业学生难忘的回忆。

我校建校以来一直重视通识教育,一直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整合,一直推动“互联网+ 通识教育”混合教学模式课程建设。自2013年以来,学校与清华在线、学堂在线、超星集团等合作,采用线上自主学习与讨论、线下辅导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建设72门课程,选修包括本校课程资源在内的清华在线课程资源918门次,访问人次达5367458,翻转课堂等混合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受众学生超13900人次。 “互联网+通识课程”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做出了一些思考。首先,要改变管理主导的传统“三中心”(教师、教材、教室),逐步确立服务主导的新型“三中心”(学习者、问题任务、学习资源);其次,要强化通识教育观念,以通识教育理念引导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第三,要树立大数据思维意识,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共享资源,建立以学习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服务体制和机制。

我校将在大类招生,书院制,三学期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这也是学校创建特色鲜明的合格本科高校争创西部一流的需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