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出真心给百姓
---记星空注册派驻茅台村驻村干部胡应龙老师
早上六点过,天刚朦朦亮,同往常一样胡应龙老师就已起床动身前往村委会开始了一天的“村官”生活。

日常工作中,他每天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巡村,今天去的是唐家湾组。在他看来,做基层工作,脚头必须勤快,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路上,胡老师与田地里的村民不断交流、做着记录,对于一些实际问题,作一定的指导。


当问到胡老师与村民沟通的困难时,胡老师微笑着回答到:“农村群众很淳朴,多了解他们的想法,真心为他们做事,他们也会对你交心交底的。”短短一句话,却道出了胡老师求真务实的态度。

巡完村,回到村委会,胡老师便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处理日常事务。在另一间办公室,我们采访了茅台村党支部书记,他说:“胡应龙同志,虽任我村第一书记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我们足以看出他能吃苦。下基层,工作扎实务实,抓党组织建设,发挥了党组织的作用,并且带动咱们两委会下村组走访,制定扶贫产业开发工作计划,帮扶措施切实可行。”

午时,短暂的休息后,胡老师便带领我们国家级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一行前往水井湾组调研走访“稻鱼共生”扶贫项目。夏日炎炎,不论是田坎,还是灌水口,胡老师和农户都领着我们一一进行了仔细察看。站在田间地头一眼望去绿油油的稻田,胡老师深情说到“说句心里话,扶贫不能靠嚷嚷,要实实在在解决困难。都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党和国家的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想要贯彻下去,都得靠村干部一条一条去落实、一家一家去传达。我们做村官的,就应该多去了解百姓们的想法,多为老百姓做实事、解难事。乡风更文明,村容更整洁,日子更富裕,是百姓的希望,也是村官们的责任。”

天色渐晚,回到村委会后,胡老师叫我们先回镇上吃饭,自己独自返回村委会修改明天会议文件。晚上八点半左右,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胡老师独自骑车回到了镇上宿舍。记得在下乡的途中,我曾问胡老师有没有后悔来到这里,有没有后悔做“第一书记”。

胡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笑着对我说:“一开始,我是犹豫的,亲戚朋友也不赞成。后经过一番思考下定决心来到这里,其实也就是想要为农村的群众做点什么。刚刚来到这里,工作开展也不是那么顺利,想要被村干部接受,被村民认可,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对农村基层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升,包括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展工作也有自信了。对我个人而言,‘第一书记’扶贫下乡工作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人生路上,一段难忘的回忆。同时,我会尽我最大能力去帮助、改善茅台村的发展。”

从普通群众成长为党的干部,从农村到城市,再回到农村,胡应龙老师比别人更懂得这片青山绿水。扶贫攻坚是个大课题,对于茅台村来说,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扶贫的新路子任重而道远。“强基础、真扶贫、办实事”,胡应龙老师相信只要心中装着百姓,通过大家一点一滴的努力,茅台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我为这位驻村干部点个赞!
(文字:学生记者 李莎)